叢書名:澳門研究叢書·“全球史與澳門”系列
內容簡介:本書引入全球史觀的“文明互動區(qū)”理論視角及方法,觀察發(fā)生在澳門微型互動區(qū)內,卻為過往澳門治理史研究所忽略或遮蔽的的中西治理文明之間接觸與沖突的生動歷史細節(jié),具體分析不同治理文明因互動而生成的一系列獨特的制度安排與治理技術成果及其影響因素,進而從紛繁復雜的歷史現(xiàn)象中梳理出澳門社會治理發(fā)展的新線索,提示澳門獨具的治理文明互動的本質特征,借以重構澳門社會治理史的解釋體系。
目錄
緒 論
1
第一節(jié) “利瑪竇之惑”與澳門史講述
1
第二節(jié) 澳門治理史研究的主題與特征
3
第三節(jié) 從殖民史觀到全球史觀
21
第四節(jié) 全球史“互動區(qū)”視角與澳門治理史研究探索
35
第一章 澳門治理變遷主線:自治、分治與他治
44
第一節(jié) 治理環(huán)境變遷及歷史分期
44
第二節(jié) 分治:外部控制與內部自治(1553-1849)
48
第三節(jié) 他治:總督主導與間接管治(1849-1999)
75
第二章 行政:復合、多元與沖突
97
第一節(jié) 行政主體:多元、牽制與博弈
97
第二節(jié) 行政權力:復合、模糊與沖突
152
第三節(jié) 行政組織:變通與例外
199
第四節(jié) 管理規(guī)章:移植與變異
211
第五節(jié) 行政堂區(qū):起源與“擺設”
221
第六節(jié) 官吏來源:委派與選舉
229
第七節(jié) 咨詢制度:吸納與輔助
235
第三章 司法:糾纏、混合與互動
241
第一節(jié) 司法治理及其發(fā)展線索:中外互動與影響
241
第二節(jié) 司法管轄之爭
244
第三節(jié) 刑事案件的司法治理
259
第四節(jié) 民商事糾紛治理
280
第五節(jié) 婚姻與遺產(chǎn)繼承
303
第六節(jié) 傳教事務
308
第七節(jié) 中葡法律文化之間的沖突與融合
312
第四章 社團:庇護、自治與參與
330
第一節(jié) 政府之外的治理主體——民間社團
331
第二節(jié) 移民社會、公益需求與政府缺位
334
第三節(jié) 公共物品供給:慈善公益社團及其他
338
第四節(jié) 社區(qū)服務與自治:街坊會等基層社團
351
第五節(jié) 利益代表與政治參與:商會及其他
375
結 語
418
參考文獻
424
后 記
441
作者簡介:
婁勝華,澳門理工學院教授,澳門社會治理研究學會理事長,澳門歷史教育學會監(jiān)事長。
潘冠瑾,杭州市委黨校講師。
趙琳琳,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